第(3/3)页 “诸位同僚所言虽有理,但陛下圣心独运,必有深意。” 一位圆滑的官员捻着胡须道:“云安长公主终究是一介女流,见识短浅,或许真是被逆犯巧言蒙蔽,方才行差踏错。” “如今逆首已诛,大局既定。她一个失了倚仗的长公主,禁足府中,还能翻起什么浪花来?” “陛下宽恕她的性命,正显天家浩荡恩德,彰显陛下仁爱之心。于安抚宗室、稳定人心,未必没有益处。” 有人点头道:“正是此理。” “先帝子嗣历经动荡,如今更是凋零。陛下不得已诛杀逆王,已是大义灭亲。若再处死云安长公主,未免显得太过……” “陛下心存不忍,亦是人之常情。” “况且,云安长公主并未直接参与谋逆,陛下如此处置虽轻了些,却也并非完全说不过去。” 两派意见争执不下。 有人认为帝王太过心软。 有人则认为,饶过一位不大可能再构成威胁的长公主,无可厚非,甚至可算是一桩仁政。 面对这些或明或暗的议论,南宫玄羽并未多做解释。 在一次早朝上,有御史梗着脖子提及此事时,他方才淡淡开口:“……先皇子嗣不丰,剩下的兄弟姐妹更是不多。” “逆王南宫玄澈罪证确凿,图谋不轨,朕不得已而诛之,实乃维护江山社稷,不得已之举。” “云安年幼糊涂,犯下大错,然终究是朕之皇妹,血脉相连。朕已失一弟,实不忍再见姐妹血染阶前。” “闭门思过,望她能幡然醒悟,谨守本分。此事,不必再议。” 至于这个决定里,不足为外人道的权衡和考量,就只有帝王自己心里清楚了。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文淑长公主府。 她心里一直高高悬着的石头,终于落了地。 文淑长公主一直记得,是自己将八哥未死的消息,透露给了三姐。 虽是为完成皇命,引蛇出洞。但若最终导致三姐丧命,她心中必将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和愧疚…… 如今这个结果,已是文淑长公主能想到的最好结局。 她很想去云安长公主府探望,宽慰一下惊魂未定的三姐。 第(3/3)页